上半年实现收入558亿元,同比增长10%;净利润29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
8月22日,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(HK3323,以下简称“中国建材”)发布2014年中期业绩公告。8月26日,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率管理团队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,向投资者全面报告2014年上半年经营情况。
宋志平首先分析了公司面临的宏观形势和行业环境。2014年上半年,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,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。对于水泥行业而言,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以及降雨频繁等多重因素影响,水泥需求增速明显回落,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仅3.6%,加之产能严重过剩,供需矛盾突出,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。
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及基础原材料行业运行困难等挑战,中国建材按照“整合优化、增效降债”工作部署,以“早、细、精、实”为原则,紧紧围绕“稳价、降本、收款”三条主线,着力践行“八大工法”,全力打造“六星企业”,扎实开展生产经营、深度管理整合、联合重组、资本运营等各项工作,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稳中有升,成本持续下降,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。特别是公司发挥行业领袖作用,大力推动“发展理性化、竞争有序化、产销平衡化、市场健康化”的市场竞合,引领了水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据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介绍,公司主要经营数据表现突出。2014年上半年,中国建材实现收入558亿元,同比增长10%;净利润29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水泥熟料销量1.34亿吨,同比增长7.6%;石膏板销量6.4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22%;玻璃纤维纱销量47万吨,同比增长20%;风机叶片销量1,584片,同比增长35%;工程服务收入29.8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水泥熟料价格同比上涨3.6%。
深度管理整合成果显著。通过深化“五集中”、精细管理和精益生产,实施成本倒逼对标管理,生产成本持续降低,水泥吨成本同比下降2.6%,石膏板成本同比下降4.5%,玻璃纤维成本同比下降5.2%。按照“机构精简、人员精干”原则全面推进“三定”工作,组织机构优化取得良好成效。通过深度整合,公司运营质量不断提升,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增加,今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75亿元,同比增长64%。
资本开支得到有效控制。按照对资本市场的承诺严控资本开支,建立资本开支联审机制,做到既确保公司战略稳步推进,又稳定降低资本开支额,为进一步降低负债打下良好基础。
水泥板块核心利润区建设日趋完善。围绕核心利润区建设,稳步推进水泥、商混联合重组工作,同时积极探索参股、租赁、托管及资源互换等联合重组新模式,与大企业强强联合,市场份额和控制力不断提升。
四大水泥板块运营均有其自身特色。中联水泥紧盯KPI和降本计划,加强对标优化,降本效果显著;持续巩固新淮海运营区“二合一”整合工作成果,解决了市场交叉问题,强化了市场控制力,区域内水泥熟料综合价格同比上升。南方水泥全面推进“三定”工作,基本实现定员目标,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;持续推动小区域生产企业合并管理,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。北方水泥深入贯彻落实“价本利”经营理念,强化市场营销,价格表现非常突出。西南水泥推动“三合二”区域整合工作,将川北区域运营中心、川南区域运营中心合并为四川西南,运营效率大幅提升;根据产能发挥情况推行新型定编模式,缩减人数3%,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。
其他板块齐头并进。轻质建材板块聚集主业,加大市场推广力度,实现销量稳步增长,盈利持续提升。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板块,紧抓风电行业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,合理配置资源,推出高端产品,开发新客户,盈利大幅增长;紧抓玻璃纤维行业复苏趋势,强化结构调整、科技创新和精细管理,坚持实施“增节降工作法”,连续多年实现企业成本下降和收入、效益提升。工程服务板块保持订单稳定增长、盈利稳步提升。投资板块运营稳健,盈利稳定增长。
对于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,中国建材管理层认为会好于上半年。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从供需两个层面分析了今年水泥市场形势。一方面,随着定向宽松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“微刺激”措施的加码,政府加大铁路、公路、水利和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;加之下半年是建材行业的传统旺季,市场需求将有所提升。另一方面,中央政府再次发文要求坚决遏制水泥行业新增产能,并计划今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超过8,500万吨,远超年初目标;发布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,推动行业整合;此外还将提升环保标准和产品标准,产能过剩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,建材行业的供需关系将持续改善。基于这样的形势,中国建材管理层将继续坚持“整合优化、增效降债”指导原则,在经营上聚焦“涨价、降本、收款”六字方针,通过继续推进深度管理整合、努力提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、严控资本开支等措施,努力实现公司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,为资本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来自高盛、中金、美银美林等国际知名投行及机构投资者、分析师对此次发布会给予高度关注,与管理层就宏观经济、国家限制新增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导向、行业发展趋势、企业财务数据、公司未来运营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,进一步明晰了对行业与公司发展的认识,并表示对行业前景和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